close
今年是端午節,喜歡去日本旅遊的人應該也會好奇,日本有沒有端午節?
相傳端午節是由中國唐代時傳入日本,只是在從明治維新後,日本廢除農曆,改用新曆,於是端午節的法定日期也改為新曆5月5日,但部份地區的端午傳統行事仍依照舊曆日期進行。日本政府自1948年起把新曆5月5日定為兒童節,列為公眾假期,也是五月黃金週長假期的最後一天。
端午節這一天會吃粽子和粕餅,期望驅邪祛病消災,男孩節是日本人祈禱家中的男孩健康成長,將來可以頂天立地成為男子還的一個節日。
在平安年代,端午節這一天,日本宮廷為了驅除惡鬼會舉行騎射活動,這個季節也是「菖蒲」的季節,它的發音跟「尚武」一樣,所以這樣的騎射活動也變成了日本民間慶祝端午的活動。
菖蒲是日本端午節的必備節物,還有艾蒿、蘭草、花菖蒲、燕子花等都是端午節的當季花草。菖蒲在日本不單有禳邪避瘟的作用,其劍狀的外形令人聯想到斬妖除魔。
在五月五日這一天,日本家庭也會在家中盔、刀、鎧甲或是「金太郎」的人偶,這些東西都是祝願男孩健康成長,成為勇敢的人,並有保佑男孩的意義。
在戶外則會高掛「鯉魚旗」,鯉魚旗緣起於中國的「鯉魚躍龍門」,也有鯉魚不畏艱險、逆流而上的堅定信念,是勇敢的象徵。
日本地域廣大,各地區的慶祝方式不同,山陰地區的鳥取縣和島根縣端午節有放大風箏習俗,稱為「山陰之放大風箏習俗」(山陰の大凧揚げ習俗),與不少地區的端午放風箏習俗一樣是源於慶祝男孩出生,此習俗被列入無形民俗文化財。九州地區因為早期有很多福建人移入,尤其在長崎依然還有划龍舟競賽的活動。
(相關資料取材於網路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